國片很多年沒上春節檔,終於出現電影《艋舺》,而且大賣。身為一個在台北西區長大的小孩與曾在電影界工作過的文青如我來說,感想是正面多於負面。
我的童年時光是周末和家人去萬華閒晃度過,少女時光是和同學在西門町遊玩度過,這裡就是陪我長大的後樂園,提供許多成長的養分。不管其他地方的朋友怎麼嫌「這裡感覺好亂」,我都很堅持對它的熱愛。一個從小閒晃的地方變成電影場景,當然與有榮焉。
而以馬後炮的觀點來猜想:P,這片會賣是剛好逮到本土精神的世代轉換:90年代,國片要談本土精神會去追尋二二八,現在改而談萬華的傳奇,可能是因為觀眾更年輕了吧。
當然像是萬華地區這幾年結合了官方與地方人士力量,非常努力重整與重建,還有片商資源夠等等,也幫了不少忙。但,都不脫一部商業電影會賣的要素,老把戲永遠管用。
看了商業周刊報導的《艋舺》票房5步驟致勝術,說它很多是創新的逆勢思考,我覺得並不。艋舺只是做了每個商業電影製作與行銷該做的事。反而該問:為什麼以前的國片沒做?
例如1:卡春節檔。如果你認為自己的片有可能大賣,本來就應該卡最大的檔。只是許多國片先天不良,沒辦法讓戲院老闆看出甚麼「會賣」的元素,哪有本錢去談甚麼好檔期。
例如2:選角要考慮老少通吃,這在好萊塢電影太常見了。《穿Prada的惡魔》,如果不是梅莉史翠普搭安海瑟威,就不可能拉得到不同年齡階層的人都進來看。當然以國片的資源來說,製片會抱怨:哪有錢雇兩個大明星?《海角七號》有范逸臣再加上素人茂伯,也很完美啊。
例如3:獲利分配方式,說來說去還是服務好金主就對了。也許下一部電影金主不同,遊戲規則改變也可以的。任何一部商業電影的製作,一直都是金主最大,絕對不是作品理想最大。千萬不要忘記這點。
至於片子上演前,因為電影有黑道情節引起的爭議,我暗暗覺得是對本片的好宣傳。現在許多人一聽到國片,印象就是「看不懂的沉悶電影」,《艋舺》被炒作成古惑仔片,剛好讓「看電影就是看打打殺殺」的主流觀眾去除心防走進戲院。別忘了電影是一門給老百姓看的藝術,也是娛樂。
而以我從前上課所學的來看,一部介紹萬華的電影,從黑道故事來起頭,的確是最容易吸引人的,因為這正是大多數人對萬華觀感的陳腔濫調。
還記得,以前編劇老師說,他所看過的最有創意的故事,都是從陳腔濫調開始,然後再大破陳腔濫調的局,給觀眾驚喜。因為,陳腔濫調就是人們最容易注意的重點。只是厲害的創作者,懂得從大家都知道的老梗玩出新意,平凡的創作者則還是老套。完全迴避老梗,你會很難打到人性的共通點。(可惜,我也是笨了很多年,現在才懂。)
《艋舺》玩得高不高明,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只是如果艋舺要有續集,或者其他關於萬華的新電影,絕對還是得從這些陳腔濫調下手,只是看你怎麼玩。就請別說甚麼黑道電影教壞小孩,最扼殺創意的事,莫過於把道德觀冠在創作上面了。
3 comments:
總之,我們正處在凡事講求EASY的年代。.....我也是笨了好久才懂!
to 楚培: 你的音響沒有笨啊,還蠻厲害的呢。
to 萬分感謝:不客氣。
Post a Comment